MENU

成长迎蜕变 壮志耀青春 ——2025级初一新生会操表演暨家长会侧记

  • TAGS

    #校园资讯

  • DATE

    2025-08-27

  • VIEW

    248

初秋遇上迷彩,少年邂逅戎装。8月22日“初一新生入学教育动员大会”后,全体初一新生就集结田径场,开启了初中生涯的重要一课——军训。

鲜衣怒马少年时 不负韶华行且知

训练场上,同学们意气风发、青春飞扬。立正,稍息,敬礼,行进,昂首阔步,汗水与热血交织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齐步走,站军姿,英姿飒爽;汗洒操场,意志如钢;步履铿锵,激情昂扬,一幅幅军训画卷徐徐铺展。嘹亮的口号,释放出澎湃的斗志;挺拔的身姿,显露出坚定的内心。热血军训,无悔青春,2025级初一新生用汗水和坚持,见证青春的蜕变。

校园军训燃壮志 英气少年正启航

8月26日下午,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初一会操表演拉开了的序幕。

总校长许进、副校长兼初中部主任张文斌、初中部副校长兼年级主任李振英、军训总教官大同市童兵学府国防教育有限公司张振华、初中部教育处副主任谷琪、初中部教学处副主任郭进艳,以及初一全体师生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初中部教育处副主任朱良杰主持人了本次活动

伴随着激昂的旋律,会操表演正式开始。同学们排成整齐的方队,行动迅捷地完成着教官的指令,无论是转向、踏步、齐步,还是稍息、立正、退场,皆迅疾似风,排列如影。严整的军容、矫健的步伐、嘹亮的口号、饱满的精神、整齐的动作,充分呈现了此次军训的丰硕成果,同学们用崭新的蜕变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内务整理虽然是学习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却彰显着一丝不苟的生活作风和精益求精的追求。叠的是被子,磨的是心性,守的是坚韧。

在内务展示环节,原本松散的被子在同学们手中很快就变成了棱角分明、方方正正的“豆腐块”。

此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内务整理水平,更培养了他们的自律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为营造整洁、文明、有序的校园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表彰先进树典型 榜样示范引前行

坚持磨砺意志,团结铸就荣耀,五天的军训,涌现出了一大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会上,初中部教育处副主任谷琪宣读了表彰名单,主席台领导依次为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奖,为优秀教官颁发了荣誉证书。台上,颁奖领导与获奖代表合影留念;台下,同学们热血沸腾,掌声雷动!少年意气风发的模样,盛放在骄阳之下,记录在大成的故事之中……

2025级初一军训表彰名单

队列标兵

刘沁妤、陈梓臻、郝沔、郝非凡、李俊成、张喆辰、闫子轩、刘靓雪、李小鹏、孙漩、杨欣荣、刘梦禹、温明达、刘志昊杰、张梓宁、王思涵、柴梓、董天颂、冯煜棋、张梦琪、曹海睿、李卓铭、赵苒希、段亦萱、王琪帆、李子烨、姚皓婷、李昀、纪惜梦、刘思阳、魏驰瑞、焦嘉盛、王禹杰、梁波、程子凌、袁媛、任佳、张喆、李子渝、刘贵璟、姚煜轩、李潇、常诚、唐毓泽、李明泽、刘林峻、郝韵涵、丁煜轩、张静、张子欣、孟杰、李炎、杜欣鳳、刘晨露、魏俊、张博栋、杨淏、张航硕、薛景、王雨鑫、李煖妍侯冠妤牛崧李宇轩张博靳宇鑫李宛轩郭昱萱冯清董校胡亦心王璟心郭淇王涵雪孙译杭姚凯译陈欣怡常圃溪闫派旗倪嘉悦

   内务标兵

师羽凡、张诗琪、董梁杰、刘雅渲、席政博、乔翊宸、董鑫、常誉千、张健博、巩雅轩、张昊轩、李桢、海晓智、张梓烨、张腾、仝馨瑶、华岳东、王婧楠、张骏哲、李梦溪、李畅、徐紫珊、张森、袁梦琦、张轩睿、王昊晴、高亚多、肖雯鑫、夏谱博、葛维娜、魏博、杨沁怡、谢子毅、高钰肜、杜涛、朱逸冰、赵诗祺、袁睿、高锦程、刘乙欧

标兵宿舍

女生宿舍:132、137、126、122、120、102、106、112、115、121、412、419、423、529、523、517、523、510、504、501

男生宿舍:504、512、513、518、429、423、417、414、404、402、304、311、315、321、329、227、219、212、205、202

最佳组织奖

初一10班  初一1班  初一19班  初一13班 初一2班

初一8班   初一4班  初一7班   初一3班  初一5班

精神文明奖

初一17 班、 初一16 班、初一15 班、初一9班

三等奖班级

初一20班、初一18班、初一12班

二等奖班级

初一14 班、初一6班  

一等奖班级

初一11班  

优秀教官

齐英伟 郝向东 王泽明 张旭睿 赵宇 闫超 王凯 秦鹏 郭建新 纪杨

秋风劲吹,文瀛湖畔,号角声声催征急,

烈日见证,铁血熔炉,千锤百炼意志坚,

会演舞台,星光璀璨,青春风采展无遗,

军训虽毕,梦想不息,初一新生扬帆起。

家校携手促成长 齐心共育促花开

相遇,是温暖的篇章;携手,是共同的目标;成长,是永恒的愿望!教育是一场爱与被爱的双向奔赴,当鲜花绽放于阳光之下,是绿叶最快乐的日子。

8月27日上午,雨丝绵绵,像是天空垂下的银色丝线,轻轻地抚摸着每一寸土地。远处的山峦笼罩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初一新生家长带着几份对孩子的期待与焦虑,如约来到了学校综合楼报告厅参加初一新生首次家长会。

大成教育集团总校长许进、副校长兼初中部主任张文斌、初中部副校长兼年级主任李振英、办公室副主任刘莎、初中部教育处副主任谷琪、初中部教学处副主任郭进艳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初中部教育处副主任朱良杰主持

会上,许进总校长作了情真意切的讲话。他说:感谢各位家长朋友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参加家长会,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支持和鼓舞。今天有幸能与大家见面交流,我感到十分荣幸与欣慰。  

常言道:进了一个门,就是一家人。因为孩子,我们走到了一起,坐在了一起,一家人在一起没有什么不能沟通的,我们的目标和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好。有了这一条做基础,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我的治校理念当中,始终是本着“三个有利于”来做事情的:只要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教师提高进步,我都乐于接受。

我们说初中阶段很重要,是因为它是承上启下的阶段,初中是连接小学与高中的桥梁。它既是孩子们知识积累的延续,也是心智成长的转折点。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接触到更为系统和深入的知识体系,同时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也在逐步的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学习,更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阶段也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习惯。这些习惯一旦形成,将会伴随他们一生,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都要帮助孩子如何正确认识学习,学习是初中生最重要的任务。首先,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更是为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自我。其次,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坚持。最后,学习需要方法和策略。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让他们明白学习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初中要告诉孩子养成三个好习惯:一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关键。应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独立思考、及时总结等学习习惯。这些习惯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跟上高中阶段的学习节奏;二是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应该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适当的运动习惯,包括每天按时喝水、按时吃饭、按时大便;三是积极的人际交往习惯。人际交往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初中生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学会与人相处,这些习惯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知道,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某种程度上会决定孩子的成长方向。学会交友,建立积极的同学关系,有助于孩子在初中阶段赢得成绩的突破。

这一届初一,我们为了加强管理,选派了初中部年轻有为的副校长兼年级主任李振英来担任,他多年担任班主任、教学处主任、年级主任,是刚刚从上一届初三返下来的,从未脱离教学岗位,任物理课教学工作,工作认真负责,非常有管理经验,上一届初三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再次考出了优异成绩。

初中校长张文斌,长年担任初中教学管理工作,曾是山西现代双语学校初中校长,工作作风过硬,管理精细有经验,主抓初中部全面工作,相信在他们的带领下,初一年级一定会起好步,开好局,让家长满意。

孩子升入初中后,学习完全和小学不一样了,升入初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老师换了,管理不同了,条件也变了。孩子们需要尽快适应这些变化,不能总怀念过去的小学生活,或者拿小学和初中对比。我们要告诉孩子面对现实,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这样才能从心理上、思想上、行动上跟上发展的变化。

升入初中是孩子学习生涯当中的一次转折,面对初中的学习和生活,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我们要尽快帮助孩子适应老师、适应同学、适应新环境、适应初中的学习方法。从小学到初中,学生首先面临的就是学习内容的变化,有几个方面的变化,在此需要和家长朋友沟通一下:

小学阶段的学习科目少,学习任务不太重,进入中学后,课程增多,学习任务加重,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一下子增加了好几门,而且难度增大,学科内容普通常识性越来越少,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与知识性的严密性、逻辑性却越来越强,因此,刚进中学的学生,既感到新鲜,又感到不适应。

在小学阶段,只要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写作业,听老师和家长的话,一般在考试时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而且大家的成绩也都不会差很多。可进入初一后,随着科目的增多以及知识的深入,很多学生发现原来的学习方法不管用了,这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关联,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眼看、手写、记住,而到了初中,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充分理解,并要学会用思维去分析这些知识点,如果学生仍然按照小学阶段的思维方法去学习和思考,自然就会变得很吃力。

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小学阶段,很多时候都是老师领着,看着学生学习,老师要求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一般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进入初中以后,随着学习科目和学习内容的增多,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老师不再盯着学生学习、写作业,更多的则是要求学生自己掌握时间,学会自学,原本可以通过短时间就能实现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到了初中之后,要求学生有一个长远安排的计划才能实现。

成绩排名不再是一成不变。对于一心憧憬初中学习生活的学生来说,他们进入初中后,还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班里的排名,小学阶段,很多学生不用很努力,数学、语文都能考个八九十分。进入初中后,随着科目的增多,知识难度的深入,再加上对初中生活的不适应,大部分孩子的成绩不再像原来那么优秀,一些原本成绩特别好的学生进入初中,容易产生落差心理。

提前与家长朋友交流这些问题,是希望家长朋友们对这些变化有所了解,当然,一般情况是在小学阶段学习成绩好的到了初中多数学生也会好,不会有太大变化。

在孩子教育和成长的道路上,其实是一种痛苦、蜕变的过程。就像是参天大树在长成的时候都去掉一些长歪了邪枝,孩子也需要改掉一些不良习惯,甚至是一些毛病需要矫治,不然这些非智力因素会影响到他的智力因素的发展。

每一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孩子不聪明,或者是智商不够,而是他的非智力因素影响了他的智力因素的发展。

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

很多老师、家长只是一味地强调要孩子努力,按照脑科学和心理学规律研究表明,孩子的情绪、同伴的支持。孩子的自尊、家庭的环境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说得通俗点,我们通常见到的问题是孩子在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磨蹭、走神、做小动作、懒得动手等等。

初中阶段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但初中阶段也是孩子叛逆较为严重的,在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我主张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盯得紧、管得严、效果好。当然这种严格是严而有度的要求,因为现在的孩子有很多学习不够自觉的,天底下,唯有老师是最无私的职业,所有的老师都希望他所教的学生好,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现实表现上,可能个别教师的方式方法上会有些问题,急于求成,或者简单生硬,但他的初衷一定是好的,是为了孩子好,这一点作为家长应该理解。

最好的教育就是: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家校形成合力。家长与老师配合得越好,孩子就越成功。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他们缺乏自律、自觉性,很难坚持去做一件事情,而父母的教育可能严厉,但却能帮助孩子坚持到底,所有的严厉都是父母的良苦用心,因为他们明白,只有忍着疼,才能让孩子飞到更高处欣赏更美的风景。

我们要求学生: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 我给学生的要求是做到三全: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全身心投入,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在学习作风上,要主动学习、自觉学习、自主学习,这是学习上的三个境界,要真正做到了,学习成绩一般都不会差的;

培养学生做到三个一样:说的做的一样、人前人后一样、有老师在与没有老师在一样;

培养学生做到三个如一:言行如一、心口如一、始终如一。

我们知道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不断学习的能力,主动沟通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创新求变的能力。培养他们善于思考,能够提问,敢于提问,敢于表达,敢于创新的能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其实,教育的一大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成为他更好的自己,这也是人的意义。

近年来,为什么会出现“公冷私热”的现象。不是民办学校就比公办学校强多少,是因为民办学校的体制与机制不同,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必须关注孩子的发展,必须抓好孩子的成绩,实行末位淘汰,优厚的待遇,优越的条件,使得教师要珍惜岗位、珍惜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

我们要求老师要认真、负责、投入,用良心、责任和本领关注和照顾好每一个孩子、对待自己的工作。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家长和老师是同一立场的盟友,应该和学校、老师结成同盟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使孩子信任家长,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互信任,促进孩子和父母之间更有效的沟通。

而在学校,要积极维护老师的权威,让孩子真正从心理上欣赏信任老师。如果孩子对老师有意见,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絮絮叨叨诉说老师的“不是”,批评老师,甚至与老师争吵,只会增加孩子对老师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因此,家长一定要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帮助孩子理解、信任老师。教育上有这样一句话,不和老师配合的家长,受到伤害的只会是孩子。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是问题家长。

俞敏洪说过:斤斤计较的家庭走不出胸怀大志的孩子,竭尽全力的爱,会毁了孩子,父母的心平气和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养分。

在孩子教育路上,最不该偷懒的是家长,最应该教育的是孩子。

除优秀的教师队伍和不断进步的学生群体之外,家长们的配合参与同样十分重要。我在山西现代双语当校长十多年,很多双语毕业的学生家长很感谢学校,也包括大成毕业的学生和家长,是学校使得他们陪着孩子一起成长起来。因为孩子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各种问题,还不可避免地会面对挫折、误解、争执,甚至是委屈,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塑造更正确的人生观和更完美的人格?家长首先要抛开母鸡护小鸡般最本能的爱,不抱怨、不刁钻、不挑剔、不暴力、不护短,和老师共同客观分析,理智处理,让孩子一路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能成为其成熟成长道路上的一级级台阶!

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产生逆反心理,这是孩子的青春期正常反应,作为家长,应该注意教育方法,学习正确教育方法、育子的绝好时机。爱,就是陪伴,在陪伴的过程中,让孩子向着乐观、善良、宽容、自律的方向发展,这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成功,也是作为校长我最希望看到的。

不羡慕别人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存在。用心教育、精心陪伴,让我们的孩子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请鼓励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家长要摆正心态和位子。

借此机会,给家长提几点要求:

第一不准给老师送礼,不要害了老师,大同这个风气真的不好,我们学校绝不允许任何人收礼,无论是什么形式都不可以。其实,我知道你们也不愿意,许多家长就是对公办学校这种风气已经是深恶痛绝了,才来咱们学校的,咱们要配合好;

第二不要给孩子带手机和电子产品,包括贵重的物品,手机对孩子学习来说是百害无一利,我们要让孩子专心学习,不能分心,网课期间最能说明问题。现在手机智能化很发达,很多不利孩子成长的内容我们是无法规避的。我们要求孩子在学校里,穿一样的衣,吃一样的饭,就是不能让孩子们产生攀比的念头,鞋子最好不要超过500元;

第三要维护老师的权威,让孩子真正从心理上欣赏信任老师。教育上有这样一句话,不和老师配合的家长,受到伤害的只会是孩子。

第四不能什么事都被孩子绑架了,动不动就放大,听风就是雨,当孩子说到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冷静,要帮助孩子分析,不能不去调查研究,孩子说啥就是啥,或者在家长群里就发表言论,这样只会助长孩子的偏见。

第五、家长要积极配合好学校,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的有关制度、纪律,维护好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孩子做好榜样,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对孩子今后走向社会是有好处的 。

从孩子进入初中的那一刻起,就有了升学任务,就有了竞争,这是我们都必须面对的事实,中国现行的升学制度就是这样的。初中阶段对于孩子来说,可塑性是很大的,只要学校管理的严格,学风好,孩子们刻苦努力,一般都会有很大的进步。

对于学校而言,分数、升学率是硬核,是家长满意的首要因素,也是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最重要体现;对于广大家长的诉求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质量而言,是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和重视教学成绩的重中之重。我们全体教师视质量是生命,质量就是学校发展的口碑,质量就是学校最好的广告宣传,树立人人为质量负责,人人靠质量体现自身的价值观念,我们唯有狠抓教学质量,才能不断促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各位家长朋友,从孩子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是合作伙伴了,未来的三年,我们要合作三年,我们要像朋友一样真诚相处,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孩子,在这个共同点上,我们要精诚合作,互相帮助,相互体谅,共同把学校办好,把孩子培养好。让我们家校携手,共同成为孩子健康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共铸孩子美好未来。

初中部副校长兼初一年级主任李振英详细介绍了入学报到以来的工作情况,并就后续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他表示,初中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转折点——他们将从小学的“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从依赖父母的“小小孩”迈向寻求独立的“青少年”。作为学校,我们深知肩上的责任;而作为家长,大家更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

接着,他从“学校教学特色”“核心教学措施”“家校沟通机制”三个方面向家长朋友分享了学校的教育理念与规划。

最后他还向家长朋友提出了四点恳切建议:1. 关注习惯,胜过关注分数。初一阶段,相比一次考试的分数,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更为根本。请家长们多关心孩子是否按时作息、是否独立完成作业、是否坚持阅读、是否善于管理时间。2.  注重沟通,讲求方法。放下身段,倾听孩子的心声,尝试理解他们成长中的烦恼与困惑。避免简单的说教和指责,多鼓励、多引导,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亲子沟通模式。3. 信任学校,协同教育。请相信学校和老师的专业与用心,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安排和要求。4. 理性看待成长,尊重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有其自身的发展节奏和优势领域。请多看到孩子的进步和闪光点,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和等待,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攀比。

初中部教育处副主任谷琪从作息时间、校规校纪、保障安全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学校德育工作以及初中部常规管理。

强调初中是孩子性格习惯成型关键期,学校提出好习惯培养方略,需家校携手落实;严禁学生带手机等违禁物品和不健康零食入校,杜绝手机入校保护专注力;家长要关注孩子出行安全、社交圈,引导合理安排时间,相信家校协作能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家校共育,同心筑梦。此次家长会,不仅是一次新生入学指导会,更是一次家校协同、理念共建的思想交流会。我们深信,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2025级全体新生必能在大成双语学校这片教育的沃土上,扎根成长,乘风破浪,拥抱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news

我们期待您的联系

如果您想与申请入学、了解更多资讯信息欢迎致电或在线留言

联系电话

国内部资讯:010-5360-1920

国际部资讯:010-5360-1860

我们的地址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文兴路天祥街416号

二维码1

二维码2

请填写此表格并点击提交。我们会在48小时内回复您!

姓名(需填)

联系方式(需填)

您的留言

提交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