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的优秀学子!
依据未来精英人才可持续发展理论,学校构建了立体多元的育人途径,通过“五自德育”即:行为自律、生活自理、学习自主、管理自治、心理自强,以及八道风景线:自主早操、激情早读、优美路队、整齐间操、庄严升旗、无声就餐、无声自习、星级内务的精心打造,多角度、多层面的在义务教育基础阶段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可持续发展德育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三种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培养学生三种能力:合作交流、审美表现、实践创新;
培养学生三种品质:道德品质、心理品质、个性品质。
二、可持续发展课程体系
分层教学、精准帮扶、合作探究的课程体系,体现了单学科的基础性、多学科的综合性,同时满足不同层级不同兴趣学生的需求,为学生夯实基础、提升综合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大领域
人文素养课程: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提升责任意识及反思精神,形成人文创新素养。
科技素养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发现并解决科技问题,形成科技创新素养。
生活素养课程:锻炼体质健康心理,提高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提升生命质量,形成生活创新素养。
综合实践课程:通过综合实践课程,整合多学科知识,培养综合运用实践能力,形成综合创新素养。
三个层级
基础课程:完成国家及地方课程,夯实基础,促进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学科综合能力。
发展课程:提高学科综合能力,开发潜能,个性发展,满足优秀学生的个性需求。
专长课程:学生任选,激发兴趣爱好,满足多样化发展需要,培养学生主动实践和创新能力。
初中部特色
国家标准课程+特色发展课程
在国家标准义务教育课程开足开齐的基础上,增设学校特有的五大类特色发展课程(体育类、科技类、艺术类、人文素养类、跨学科融合类)
小班化教学
通过导师带教、作业分层、个性化辅导等方式,高度关注每位学生,各科老师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实时教学,教学形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
通过“陪伴式学习”到“先牵手再放手”的培养模式,引领学生逐步会学习到爱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关注每位学生的身心健康
身体健康:每天不少于1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定期开展多元化体育运动,中考体育总体满分率接近98%。
心理健康:1、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主题沙龙、团队辅导活动等,专任心理教师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同时通过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社会合作能力。2、班主任兼任心理老师,定期和每位学生一对一畅聊,帮助孩子疏导生活学习中的烦恼。
思想教育
1、每学期开展德育主题月、每周组织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德育主题班会及综合评比;
2、开展“十优百佳”评选;
3、通过同学推荐,学生自荐等方式评选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加入共青团,学校会定期在校内及校外开展特色团组织活动,吸引更多同学加入。